首頁 VISION消息 打造人車一體的最適感-三鐵車篇 PEDRO鐵人講堂:靠著後段加速 烏龜也能破紀錄 實至名歸:CAROLINE MANI勇奪CX世錦賽銀牌 2 2 月 2016 打造人車一體的最適感-三鐵車篇 在鐵人三項中,自行車是承先起後的中繼項目,前有游泳、後有跑步;為此,當你在調整最適合你的三鐵車座艙須考量到這一點。說得直白些,在騎車時的重點不在於追求最快,該追求的是騎乘效率,也就是說你不可強求在自行車項目做出最漂亮的成績,畢竟後面還有一項跑步要完成。也因此,如果你過度緊繃肌肉屈就於空力騎姿,來到跑步項目時你就中槍了。幸好,透過以下的座艙調整指南,可讓你輕易打造人車一體的最適感。 自行車尺寸千萬不可看到年終清倉貪小便宜而讓自己屈就於不合適的車架。建議你在買新車前先去做一次Fitting,如果是剛入門還沒有車的新手,可先使用量身車來得到數據;而如果是已有騎乘經驗的進階騎士,可帶著愛車進行更優化的調整。在買車前先做一次Fitting,用這個量身數據來買車準沒錯。座墊高度模擬比賽時的騎乘坐姿,讓臀部坐在座墊的中心點,雙手抓握慣用的把位。將一支腳的位置放在齒盤轉動時的最底部並將膝蓋打直,此時腳後根的位置應比腳趾頭低約1至3公分。讓另一支腳也重覆上述動作,再以這兩次的測量取得最適平衡點來設定座高。要進一步驗證座高的適切性,可請朋友協助你拍攝將單腳置於6點鐘位置的側身照。大致來說,你的膝蓋角度大約介於25至35度(小腿與大腿之間的夾角)。休息把高度休息把的高度決定騎乘時上半身的角度,可以透過好幾種方法來調整。首先,最簡單的方式是將龍頭反轉安裝,或是再買一根不同角度的龍頭,也可以增減龍頭墊圈的高度,或甚至是在部分的高階休息把,還能夠調整休息把基座與肘靠座之間的高度。以教科書那種近乎平坦的上半身騎姿,是空氣力學的最佳典範,但是這種騎姿並不適用於大多數的鐵人,也因此問題在於如何取得空力(下趴)與舒適(直挺)之間的黃金平衡點。有一個方法可用來協助判定你上半身的騎乘姿勢,首先讓自己平躺在地面上並伸直雙腿,請朋友抬起你髖關節的一側-接著讓膝蓋彎曲儘可能的靠向胸部。藉由這個動作來尋找不舒適的感覺,探究柔軟度的極限。找到極限點後,確保你在採用空力騎姿時,骨盆與軀幹的角度絕不可小於上述角度。操控座艙要改變座艙的長度,也就是座墊至空力把的距離共有兩種方法,可以藉由調整座弓的前後位置以及更換龍頭的長度。此外,你亦可選購不同後移量(Offset)的座管,或甚至是還有幾款的座管可允許調整座管夾具的位置。關於理想的上半身騎姿,儘可能讓軀幹與手臂的夾角大約呈現90度,手肘的夾角也大致如此。休息把角度當前臂在抓握休息把的位置,理想的姿勢是儘可能平行於地面。而在抓握部分,要讓前臂舒適的平臥在肘靠墊上,並且雙手也要能輕鬆操控變速把手。休息把寬度縮小休息把的寬度可進一步提升空力優勢,但對於人高馬大的鐵人硬漢,太過侷促的休息把空間反而會壓迫到胸腔,進一步限縮了肺部的換氣效率,最終反而是顧此失彼。當然,在能夠長距離舒適騎乘的前提下,把手寬度確實是越窄越好。安全帽配戴位置低頭戴著猶如火星來的空力帽,藉由降低前方的迎風面積可再優化空力優勢;然而,要在軀幹角度已經呈現上仰的情況,要達到這種流線型的騎姿可是非常困難。畢竟,三鐵中的單車項目要耗上幾小時,如果要硬撐那麼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呼應整篇文意,這又是個空力優勢與舒適性之間的取捨了。 相關新聞 21 7 月 2020 Vision Aerobar vs Road bar for Ironman 70.3 在準備一場Ironman 70.3,依照你的騎乘需求來選擇合適的空力把手,對於競賽成績會有顯著的提升。 15 7 月 2020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CRANK LENGTH FOR YOUR BIKE 一直以來,要如何選擇合適的曲柄長度都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17 10 月 2019 Vision技術專欄:關於公路車彎把的操控位置...
座墊高度模擬比賽時的騎乘坐姿,讓臀部坐在座墊的中心點,雙手抓握慣用的把位。將一支腳的位置放在齒盤轉動時的最底部並將膝蓋打直,此時腳後根的位置應比腳趾頭低約1至3公分。讓另一支腳也重覆上述動作,再以這兩次的測量取得最適平衡點來設定座高。要進一步驗證座高的適切性,可請朋友協助你拍攝將單腳置於6點鐘位置的側身照。大致來說,你的膝蓋角度大約介於25至35度(小腿與大腿之間的夾角)。休息把高度休息把的高度決定騎乘時上半身的角度,可以透過好幾種方法來調整。首先,最簡單的方式是將龍頭反轉安裝,或是再買一根不同角度的龍頭,也可以增減龍頭墊圈的高度,或甚至是在部分的高階休息把,還能夠調整休息把基座與肘靠座之間的高度。以教科書那種近乎平坦的上半身騎姿,是空氣力學的最佳典範,但是這種騎姿並不適用於大多數的鐵人,也因此問題在於如何取得空力(下趴)與舒適(直挺)之間的黃金平衡點。有一個方法可用來協助判定你上半身的騎乘姿勢,首先讓自己平躺在地面上並伸直雙腿,請朋友抬起你髖關節的一側-接著讓膝蓋彎曲儘可能的靠向胸部。藉由這個動作來尋找不舒適的感覺,探究柔軟度的極限。找到極限點後,確保你在採用空力騎姿時,骨盆與軀幹的角度絕不可小於上述角度。操控座艙要改變座艙的長度,也就是座墊至空力把的距離共有兩種方法,可以藉由調整座弓的前後位置以及更換龍頭的長度。此外,你亦可選購不同後移量(Offset)的座管,或甚至是還有幾款的座管可允許調整座管夾具的位置。關於理想的上半身騎姿,儘可能讓軀幹與手臂的夾角大約呈現90度,手肘的夾角也大致如此。休息把角度當前臂在抓握休息把的位置,理想的姿勢是儘可能平行於地面。而在抓握部分,要讓前臂舒適的平臥在肘靠墊上,並且雙手也要能輕鬆操控變速把手。休息把寬度縮小休息把的寬度可進一步提升空力優勢,但對於人高馬大的鐵人硬漢,太過侷促的休息把空間反而會壓迫到胸腔,進一步限縮了肺部的換氣效率,最終反而是顧此失彼。當然,在能夠長距離舒適騎乘的前提下,把手寬度確實是越窄越好。安全帽配戴位置低頭戴著猶如火星來的空力帽,藉由降低前方的迎風面積可再優化空力優勢;然而,要在軀幹角度已經呈現上仰的情況,要達到這種流線型的騎姿可是非常困難。畢竟,三鐵中的單車項目要耗上幾小時,如果要硬撐那麼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呼應整篇文意,這又是個空力優勢與舒適性之間的取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