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VISION消息 打造人车一体的最适感-三铁车篇 PEDRO铁人讲堂:靠着後段加速 乌龟也能破纪录 实至名归:CAROLINE MANI勇夺CX世锦赛银牌 2 2月 2016 打造人车一体的最适感-三铁车篇 在铁人三项中,自行车是承先起後的中继项目,前有游泳丶後有跑步;为此,当你在调整最适合你的三铁车座舱须考量到这一点。说得直白些,在骑车时的重点不在於追求最快,该追求的是骑乘效率,也就是说你不可强求在自行车项目做出最漂亮的成绩,毕竟後面还有一项跑步要完成。也因此,如果你过度紧绷肌肉屈就於空力骑姿,来到跑步项目时你就中枪了。幸好,透过以下的座舱调整指南,可让你轻易打造人车一体的最适感。 自行车尺寸千万不可看到年终清仓贪小便宜而让自己屈就於不合适的车架。建议你在买新车前先去做一次Fitting,如果是刚入门还没有车的新手,可先使用量身车来得到数据;而如果是已有骑乘经验的进阶骑士,可带着爱车进行更优化的调整。在买车前先做一次Fitting,用这个量身数据来买车准没错。座垫高度模拟比赛时的骑乘坐姿,让臀部坐在座垫的中心点,双手抓握惯用的把位。将一支脚的位置放在齿盘转动时的最底部并将膝盖打直,此时脚後根的位置应比脚趾头低约1至3公分。让另一支脚也重覆上述动作,再以这两次的测量取得最适平衡点来设定座高。要进一步验证座高的适切性,可请朋友协助你拍摄将单脚置於6点钟位置的侧身照。大致来说,你的膝盖角度大约介於25至35度(小腿与大腿之间的夹角)。休息把高度休息把的高度决定骑乘时上半身的角度,可以透过好几种方法来调整。首先,最简单的方式是将龙头反转安装,或是再买一根不同角度的龙头,也可以增减龙头垫圈的高度,或甚至是在部分的高阶休息把,还能够调整休息把基座与肘靠座之间的高度。以教科书那种近乎平坦的上半身骑姿,是空气力学的最佳典范,但是这种骑姿并不适用於大多数的铁人,也因此问题在於如何取得空力(下趴)与舒适(直挺)之间的黄金平衡点。有一个方法可用来协助判定你上半身的骑乘姿势,首先让自己平躺在地面上并伸直双腿,请朋友抬起你髋关节的一侧-接着让膝盖弯曲尽可能的靠向胸部。藉由这个动作来寻找不舒适的感觉,探究柔软度的极限。找到极限点後,确保你在采用空力骑姿时,骨盆与躯干的角度绝不可小於上述角度。操控座舱要改变座舱的长度,也就是座垫至空力把的距离共有两种方法,可以藉由调整座弓的前後位置以及更换龙头的长度。此外,你亦可选购不同後移量(Offset)的座管,或甚至是还有几款的座管可允许调整座管夹具的位置。关於理想的上半身骑姿,尽可能让躯干与手臂的夹角大约呈现90度,手肘的夹角也大致如此。休息把角度当前臂在抓握休息把的位置,理想的姿势是尽可能平行於地面。而在抓握部分,要让前臂舒适的平卧在肘靠垫上,并且双手也要能轻松操控变速把手。休息把宽度缩小休息把的宽度可进一步提升空力优势,但对於人高马大的铁人硬汉,太过局促的休息把空间反而会压迫到胸腔,进一步限缩了肺部的换气效率,最终反而是顾此失彼。当然,在能够长距离舒适骑乘的前提下,把手宽度确实是越窄越好。安全帽配戴位置低头戴着犹如火星来的空力帽,藉由降低前方的迎风面积可再优化空力优势;然而,要在躯干角度已经呈现上仰的情况,要达到这种流线型的骑姿可是非常困难。毕竟,三铁中的单车项目要耗上几小时,如果要硬撑那麽久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呼应整篇文意,这又是个空力优势与舒适性之间的取舍了。 相关新闻 21 7月 2020 Vision Aerobar vs Road bar for Ironman 70.3 在准备一场Ironman 70.3,依照你的骑乘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空力把手,对於竞赛成绩会有显着的提升。 15 7月 2020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CRANK LENGTH FOR YOUR BIKE 一直以來,要如何選擇合適的曲柄長度都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17 10月 2019 Vision技术专栏:关於公路车弯把的操控位置... 以一支公路弯把的抓握位置,很简单地说可以分为3种:手部放在煞变把的位置丶双手放在把手上端,以及双手抓握下把。
座垫高度模拟比赛时的骑乘坐姿,让臀部坐在座垫的中心点,双手抓握惯用的把位。将一支脚的位置放在齿盘转动时的最底部并将膝盖打直,此时脚後根的位置应比脚趾头低约1至3公分。让另一支脚也重覆上述动作,再以这两次的测量取得最适平衡点来设定座高。要进一步验证座高的适切性,可请朋友协助你拍摄将单脚置於6点钟位置的侧身照。大致来说,你的膝盖角度大约介於25至35度(小腿与大腿之间的夹角)。休息把高度休息把的高度决定骑乘时上半身的角度,可以透过好几种方法来调整。首先,最简单的方式是将龙头反转安装,或是再买一根不同角度的龙头,也可以增减龙头垫圈的高度,或甚至是在部分的高阶休息把,还能够调整休息把基座与肘靠座之间的高度。以教科书那种近乎平坦的上半身骑姿,是空气力学的最佳典范,但是这种骑姿并不适用於大多数的铁人,也因此问题在於如何取得空力(下趴)与舒适(直挺)之间的黄金平衡点。有一个方法可用来协助判定你上半身的骑乘姿势,首先让自己平躺在地面上并伸直双腿,请朋友抬起你髋关节的一侧-接着让膝盖弯曲尽可能的靠向胸部。藉由这个动作来寻找不舒适的感觉,探究柔软度的极限。找到极限点後,确保你在采用空力骑姿时,骨盆与躯干的角度绝不可小於上述角度。操控座舱要改变座舱的长度,也就是座垫至空力把的距离共有两种方法,可以藉由调整座弓的前後位置以及更换龙头的长度。此外,你亦可选购不同後移量(Offset)的座管,或甚至是还有几款的座管可允许调整座管夹具的位置。关於理想的上半身骑姿,尽可能让躯干与手臂的夹角大约呈现90度,手肘的夹角也大致如此。休息把角度当前臂在抓握休息把的位置,理想的姿势是尽可能平行於地面。而在抓握部分,要让前臂舒适的平卧在肘靠垫上,并且双手也要能轻松操控变速把手。休息把宽度缩小休息把的宽度可进一步提升空力优势,但对於人高马大的铁人硬汉,太过局促的休息把空间反而会压迫到胸腔,进一步限缩了肺部的换气效率,最终反而是顾此失彼。当然,在能够长距离舒适骑乘的前提下,把手宽度确实是越窄越好。安全帽配戴位置低头戴着犹如火星来的空力帽,藉由降低前方的迎风面积可再优化空力优势;然而,要在躯干角度已经呈现上仰的情况,要达到这种流线型的骑姿可是非常困难。毕竟,三铁中的单车项目要耗上几小时,如果要硬撑那麽久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呼应整篇文意,这又是个空力优势与舒适性之间的取舍了。